OZON促销价格伪装策略:标价2倍再打折,既获流量扶持又不亏损

2025-09-28 13:59

快蜗牛OZON选品工具,提供选品、销量分析、一键上货利润计算都功能,帮助你更好的运营店铺。

→→进入快蜗牛选品

 

在Ozon电商平台上混久了,卖家们都会琢磨一个问题:怎么既能蹭到平台的流量红利,又不用真的“大出血”搞促销?于是,一种常见的玩法出现了——先把原价标到2倍甚至更高,然后再打个五折、四折,挂上鲜红的“акция!”(促销!)或“скидка 50%”(五折)标签。

这招听起来有点“狡猾”,但确实管用。平台算法喜欢推有折扣的商品,消费者也容易被“打折”吸引。可这背后的门道,远不止改个价格那么简单。搞不好,可能被平台处罚,或者引起买家反感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策略到底怎么用才稳妥,既能拿到流量,又不亏本、不违规。

一、为什么平台和买家都吃“打折”这一套?

首先得明白,不是平台“傻”,而是它的算法逻辑就是如此。Ozon、WB这些平台的排序机制中,“折扣力度”是一个重要的权重因子。系统会认为,折扣越大的商品,吸引力越高,更应该推荐给用户——因为这能帮平台提升整体转化率。

而从消费者角度看,尤其是在俄罗斯市场,大家对“打折”非常敏感。同样的商品,标价5000卢布不打折,和标价10000卢布打五折,后者往往更容易点击、下单。为什么?因为用户觉得自己“赚到了”,而不是“又花了一笔钱”。

二、“伪原价”操作的具体打法

常见操作路径是这样的:

先拉高原价:比如一件衣服成本2000卢布,你原本卖3000卢布。现在把“原价”标到6000卢布。

设置折扣价:再以3000卢布(即五折)作为促销价上线。

打上促销标签:平台自动识别折扣幅度,打上“-50%”标签,并在搜索列表优先展示。


结果就是:同样的实际售价,但因为有了“折扣标签”,点击率和转化率都上去了。

三、这么做真的不亏吗?

确实可以不亏,但要注意几个细节:

心理账户效应:用户下单决策往往不是基于实际支付价,而是基于“感知收益”。他觉得自己省了3000卢布(原价6000,现价3000),而不是“我又花了3000”。

流量换曝光:平台会给促销商品更多曝光,尤其是“超级促销”“限时折扣”等专区。这意味着自然流量增加,分摊了拉高标价的操作成本。

清库存与拉新品:尤其适合季末清仓、新品起量阶段。用折扣标签快速拉高点击,带动测试或清仓。

但注意!这不是“空手套白狼”。你依然要保证商品实际售价能覆盖成本+平台佣金+物流等,否则流量来了也白搭。

四、有哪些必须避开的“坑”?

这一招用不好,轻则被平台降权,重则封店罚钱。以下是几个常见风险点:

原价必须有依据
平台会查历史价格。如果你从未以6000卢布的原价卖过,却直接标这个价再打折,系统可能判定“虚假促销”。合规做法是:先按原价卖至少几单(哪怕找朋友下单),留下价格记录,再打折。

折扣力度别太夸张
标价10万卢布打一折卖1万,这种操作太明显,容易被平台重点监控。建议折扣幅度控制在50%~70%之间,看起来更合理。

注意促销时长
一直挂着“五折”但从来不恢复原价,平台会认为你在钻空子。最好配合节日、大促节点做限时折扣,比如只做3天或一周,之后回调价格。

价格别偏离市场太远
同类商品普遍卖3000~4000卢布,你标个10000卢布打三折,用户会比价,反而觉得你不诚信。最好略高于市场均价但别太离谱。


五、长期来看,这招还能用吗?

随着平台规则越来越严,纯靠“伪原价”吃流量红利的日子正在过去。但折扣策略本身不会过时,关键是要“假戏真做”:

偶尔恢复原价:哪怕只卖一两单,也让原价有真实成交记录。

搭配真实促销:偶尔做几次真正的让利,维护店铺评分和口碑。

强调价值支撑:通过详情页、图文视频告诉用户“为什么原值这个价”,比如材质、工艺、设计等,让高标价显得合理。


六、总结:策略可以玩,但别玩火

价格伪装,本质上是一种“流量杠杆”。它用折扣标签撬动平台算法和用户心理,短期内提升曝光和转化。但它不能替代产品本身的价值。如果你商品不行、服务差,就算打一折也难卖动。

真正聪明的卖家,会把这招作为启动流量、测试新品的工具,而不是长期依赖。他们会一边用折扣吸引第一批用户,一边靠产品和口碑积累真实好评,最终把“伪促销”变成“真复购”。

所以,如果你正在考虑用这招,记住一句话:可以标高价,但要有底气;可以打折扣,但要留后路。别让用户觉得被欺骗,也别让平台抓到把柄。在合规和效果之间找到平衡,才是持久玩法。

 

快蜗牛选品,提供OZON平台的选品和卖家分析服务,服务全面覆盖了选品、上货、数据分析、利润计算等过年。用快蜗牛选品,深入了解OZON平台的市场趋势、快速打造爆款。

快蜗牛选品工具:点击进入

快蜗牛公众号:快蜗牛数据

来源: 互联网
本文观点不代表快蜗牛选品立场,不承担法律责任,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。

 

相关新闻
热点新闻
投票
Tags